宁波石浦古城-千年涛声到枕边
石浦古城
清人陈秉元有首《石浦竹枝词》,生动地描绘出渔港古城石浦的地形特征,也准确地道出了古城的文化特色。诗曰:“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
石浦港因渔而兴,石浦渔文化的发达又是源自港的繁盛。石浦港最早称荔港,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
为了防备海盗、倭寇,元代以来特别是明洪武年间开始,朝廷在石浦东门、昌国等地设立了近60个卫、所、寨、堠、巡检司、台,数量占了浙江省总数的三分之二。它们首尾相望,组成了环岛海岸线的一张巨大的防御网。
作为海防重镇,石浦古城的构筑颇具战略考虑。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故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
石浦是古明州海商文化的“桥头堡”。唐宋时明州(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石浦是其间重要的中途港。历史上石浦渔港市场之开放,商业之繁荣,资本之集中,经营方式之世界性在当时是罕见的。
目前,石浦古城内还完整保留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4条总长1670米的老街。信步老街,渔港先人留下的生活印迹,历历在目;浓厚的渔家风情、渔贾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中街是其中一条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老街上老屋梯级而建,石板巷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排列;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着100余号大小店铺,钱庄当铺、烟馆妓院,山珍海味、锦缎丝绸、中药西药等应有尽有。当地民谚云:“中街石阶镶山坡,五道火墙天上挂;店铺商号密如麻,门前门后迎百舸。”真实地反映了这条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老街的特色。
如今,老街内老屋整修一新,居民生活却依然如故。古朴窗棂上挂着的盆景,幽深弄堂内飘出的炊烟,在涛声中仍传达出原汁原味的渔家生活风情。石浦渔港古城因而也被誉为“生态的、活着的古渔港”。
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蕴育出丰富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正月十四闹元宵”、“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踏沙滩”、“六月六迎神赛会”、“七月半放海灯”……石浦人重节庆,一年12个月,月月都有节日。不同的节日,又有独特的饮食相配。比如石浦人正月十四夜过元宵,吃的不是汤圆,而是特有的“糊拉”,一种虾仁、鱼肉、萝卜、鸡蛋、年糕等混合在一起的杂烩羹。而一年四季都有的则是鲜美丰盛的石浦海鲜。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形成了石浦菜独特的饮食文化。
古韵盎然的妈祖赛会、祭海活动、开船仪式……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渔俗活动构成了石浦丰富灿烂的渔文化。每年9月,规模盛大的中国开渔节在石浦举行。几千艘大马力渔轮,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气势恢宏壮观。
作为海防重镇和著名渔港,石浦有三多:方言多、会馆多、宫庙多。石浦的居民主要由土著渔民、外地渔民(以福建、台州人为主)、驻守海防遗留下来的士兵构成。由于人员杂凑,故区域内方言复杂。
据石浦文史专家竺桂良老先生统计,石浦地区的方言有六七种之多。个别地方还存在“方言岛”的现象。比如,有“亚洲第一飞人”之称的柯受良的外婆家沙塘湾,居民就只讲福建话,与周边居民截然不同。
由于大量外地人前来打鱼、经商,石浦境内会馆遍布,其中以福建会馆和台州会馆居多。为求平安,渔民普遍信奉天后娘娘,因而在石浦城内及东门岛等岛上兴建了众多天后宫、天妃庙。当地的天后信仰又与福建渔民带来的妈祖信仰结合,衍生出独具特色的信俗。
五方杂处,各种文化、民俗汇合在一起,造就了石浦人海纳百川、善于包容的性格特点和文化特征;而丰富的海防文化遗存、浓郁的渔商文化气息、深邃的渔文化底蕴,历经千年涛声,正在渔港古城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