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2)
三、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宁波社会体制转型蜕变
社会体制是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以明确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清晰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组机制与制度。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为社会转型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动政府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提高政府的效能,同时合理界定其行为的边界。各级政府部门把为公众服务作为基本原则,加大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力度;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社会自身的自省和发育。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培育各种政府和公众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的社会中间组织,如经济领域里行业协会、职业协会等,社会领域里的社区服务组织、慈善团体、自愿者团体等,提高社会的自组织化程度。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
面向“十二五”以及更长的时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央和省的明确要求,是宁波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兄弟城市之间竞争所在。建设智慧城市,促进智慧产业的集群发展和智慧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是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一、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智慧城市建设将给我市经济增长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信息产业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增长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将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建设,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试点,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在数据产业领域,将进一步提升政府数据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和数据容灾中心的建设水平,加快培育和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数据中心项目;在软件研发领域,将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十大应用系统软件、行业应用软件、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以及动漫新媒体等。另一方面,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将产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智慧技术的应用,既促进传统产业增长,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慧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使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态发生变革,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衍生新的产业形态。
二、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建设智慧城市将有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有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智慧技术极大促进了知识传播、共享和互动,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智慧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创新工具,革新了创新的手段,提高了创新的效率。智慧技术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二是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知识和智慧作为可以无限利用的生产要素,可以促进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重组融合,通过产品更新升级、管理水平提升、业务流程重构,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实现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助于强化对节能减排的监管。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城市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以动态的、实时的、更加精准的方式得以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三、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市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智慧产业从狭义看,主要是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从广义来看,还包括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业、智慧服务业和智慧农业等等。一方面,狭义智慧产业发展将直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信息产业既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将直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市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达120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11.7%,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软件产业从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了40%以上的增加速度。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信息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从而直接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广义智慧产业进一步发展将促进我市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智慧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使这些产业实现升级改造,实现从“一般制造”向“智慧制造”、从“一般服务”向“智慧服务”、“一般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作者为市信息产业局处长)
“智慧宁波”书写城市文明新篇章
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也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史。“智慧城市”的提出,则预示着城市文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智慧城市是城市文明的新阶段
迄今为止,5千多年的世界城市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社会中的城市,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政治与宗教中心,并且是财富的消费者;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的城市,自18世纪在西欧出现后,逐渐向全球扩散。今天,这样的城市正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工业社会中的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是财富的创造者。整个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以增加财富为主要目的。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工业社会中的城市产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等。相信每一个宁波人对于这些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都会有真切的感受。长期以来,全世界无数的专家学者为医治“城市病”绞尽脑汁,开出了难以计数的“药方”,但都无济于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先进,不足以根治“城市病”。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外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几年前流行的“信息化”概念相比,智慧城市实际上建立在更先进、更全面、更综合、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现代技术之上,预示着城市文明新阶段的到来。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
二、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国内外专家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智慧城市的美好设想:通过安装在食品上的感应器,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众多医生通过远程智能系统,对病人进行多科目的会诊,确保对症下药;借助于动态实时交通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制定出最合理的出行路线图,甚至可以把汽车的尾气排放降低到最低限度;通过全覆盖的治安管理系统,构建出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金融综合管理系统,真正实现资金的无障碍全区域安全流动;通过信息技术与家用电器的进一步结合,创造出智能化的家庭环境……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城市生活发生全方位的巨变,并且极大地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
智慧城市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上。智慧城市的基本前提,就是巨量信息的即时采集,安全传输,高效利用,充分共享。至今为止,政府对市民的服务,基本上是被动的“定时点待命式服务”,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里随时等待市民的请求,并提供最大可能的周到服务。在智慧城市中,政府的服务方式将是“全天候全方位主动式服务”,即主动地、不间断地为市民提供全面的服务,甚至预先的帮助。所以,智慧城市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建设,更不是普通的硬件建设,而是深入到城市生活每个角落的综合性巨大工程,从而在软、硬环境上确保市民高质量的生活。
三、智慧城市对全体宁波市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许多内容及建设途径尚不明朗,还在讨论之中。因此,宁波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动态,牢牢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在憧憬美好前景的同时,要充分预见到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尽可能做到事先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智慧城市,意味着科技含量更高的城市生活。这就需要广大市民转变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学习,成为“智慧的市民”,即高素质的市民。市民既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更是享用者。鉴于现有的城市居民科学知识参差不齐,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对各类居民进行不同形式的同步培训。此外,各种软、硬件的操作程序应当尽可能简易方便,以便众多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