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给力”宁波经济发展
新年伊始,宁波资本市场迎来“开门红”:先锋新材、博威合金两家优秀企业先后在深交所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而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市有7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创历史最高水平,证券经营机构结束了全营业部的时代,证券期货交投活跃,市场运行平稳,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宁波板块”日益壮大
2006年至2010年,宁波共有21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不包括在2010年已过会未发行的4家企业),募集资金213.82亿元,其中去年上市的7家企业就募集资金119.26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IPO融资额,均为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32家A股上市公司总股本288.11亿股,总市值2345.9亿元,已流通市值1423.37亿元,分别比2005年年底的62.33亿股、244.73亿元和97.48亿元增加362.23%、858.57%和1360.18%。目前,我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已有44家,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63亿元,初步形成了资产质量比较优良、企业效益比较突出、公司治理比较规范、产业特色比较明显的“宁波板块”。
“同时,我市已有80多家企业实质性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有多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上报IPO申请材料,还有200多家企业表达了上市意向,宁波企业上市的预备队伍可谓是兵强马壮。”市金融办副主任李群告诉记者。
宁波证监局相关人士表示,与全国相比,宁波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多,而且上市公司发展定位好,具有较好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通过公司努力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宁波不仅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而且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和信息披露也比较规范,这不仅提升了宁波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
“百年老店”与“新兴巨人”交相辉映
“十一五”期间,宁波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做强做大,同时也积极鼓励新兴产业中的领军企业加速走向资本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5年间,宁波有16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累计再融资157.95亿元,是2005年年底的累计再融资41.12亿元的近4倍。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快速增长和新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使宁波上市公司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宁波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和市场资源的拓展,为企业做大做强提速。同时,资本市场有效助推产业升级与转型。随着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2010年宁波市百强企业前10名中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占7家,纳税50强企业中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占23家,工业品牌企业50强的前3名均为上市公司。一大批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积极开展研发创新与并购重组,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知名度与影响力迅速提升。
尤其可喜的是,在我市确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信息新产业、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创意设计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已经涌现出的细分行业“小巨人”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近年来,宁波GQY视讯、东方日升新能源、先锋新材料、博威合金等新兴产业中的科技型企业纷纷以破纪录的市盈率挂牌上市,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与认同。一批从事网络信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海洋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引起了省内外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的高度关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创业创新与高速增长。全面利用资本市场功能,鼓励和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规范治理、提升层次、做大做强,已经成为转变宁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十二五”上市公司有上百家
据市金融办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广泛动员和鼓励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通过IPO和再融资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壮大资本市场的“宁波板块”,“十二五”末宁波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0家。
我市将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通过IPO和再融资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壮大资本市场的“宁波板块”;进一步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集合信托、集合票据等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证监会“新三板”试点,组织非上市企业入市交易;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企业,通过外引内拓,带动并激活宁波民间资本,帮助种子期、创业期及拟上市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服务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与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在并购贷款融资方面的合作,参与重大并购项目。